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时间:2020-11-23 04:12
    政府搭建平台,青年电商、爱心企业积极响应,扎实推进电商扶贫,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抗疫助农 青年义不容辞

  “这些荸荠,我全都要了。 ”今年2月中旬,在铜陵市枞阳县藕山镇贫困户刘奶奶家的田头,青年电商、退役军人陈陶胜郑重承诺。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枞阳县藕山镇荸荠销路受阻,再加上当地持续降雨,荸荠品质也受到了影响。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娘站在泥水田里,有些徒劳地用雨披为茡荠挡雨。正在走访贫困户的陈陶胜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哭了,他当即包下了这个贫困老人的全部茡荠。 “有些荸荠肯定达不到质量要求,很难卖出去。 ”村干部提醒他。陈陶胜却并不在意,他只想为贫困户多做点事情。

  2014年,陈陶胜退伍返乡,自主创业。随着企业越做越大、与贫困户接触越来越多,他萌生了对贫困户“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念头,在企业采购时向贫困户倾斜。去年,企业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销售农产品1080余万元。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陶胜的企业主动对接阿里巴巴、京东等合作电商平台开展“抗疫助农”活动。他们与当地40多家龙头企业、扶贫基地、家庭农场、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县领导助阵直播带货,2个月内助销当地农产品价值310万元,其中2月份土鸡蛋销量39万枚,位居当月天猫蛋类销售榜前10名。

  “不仅要在采购、销售等环节帮助贫困户,还要在物流、技术指导上提供帮扶。”从事生态农业的宣城市青年企业家孙良才告诉记者。养殖螃蟹是狸桥镇不少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然而,长期以来蟹农多将螃蟹运到南京的水产交易市场销售,或卖给进村收购的小贩,流通环节较多,螃蟹售价偏低。对此,孙良才的企业以统一标准打造本地大闸蟹品牌,依托区位优势牵头筹建苏皖大闸蟹配送中心,力争降低物流成本,带领贫困户参与市场竞争。

  孙良才还争取宿州学院地质勘探系专家的支持,每年义务为贫困蟹农测评种养区水质、土质;定期邀请水产技术专家和优秀养殖户,为贫困蟹农传经送宝。目前,孙良才的企业已带动150户贫困户从事大闸蟹养殖。 “通过有效的技术指导,贫困户养殖的大闸蟹经受住疫情、汛情考验,得病率、致死率较低,今年可望有个好收益。”孙良才告诉记者。

  敢想敢试 电商助力脱贫

  “禁捕期满,村民可以捕鱼了。”这两天,宣城市宣州区南漪湖“开湖”,湖面上游弋的小渔船多了起来,该区狸桥镇金凤村的电商扶贫点也更加热闹。客户的预订电话响个不停,扶贫点负责人李小利和工作人员一道,忙着收购、打包从村民手中收来的银鱼、青虾、菱角等特产,对外销售。

  李小利从事电商经营已有5年,从做微商销售当地特产起步,生意越做越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达人”。 2018年开始,李小利就在“一亩田”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直播卖货。 “直播主要展示金凤村自然景观、农产品种养全流程等内容,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我们村的农产品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 ”李小利告诉记者。今年疫情突发,生意一度停滞,李小利并没有因此停止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我们有信心,等疫情得到控制后,客户还会再回来。 ”复工复产后,李小利的农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电商改变了李小利的生活,也让她萌生了借此帮扶贫困户的想法。 “贫困户自销农产品,渠道过于单一,电商销售有助于他们拓展销路、实现增收。 ”李小利说,她去年收购17户贫困户的水产品,价值10余万元。当地有关部门也为李小利开展电商扶贫提供帮助:7月30日,金凤村电商扶贫点的冷库启用,宣州区电商中心在疫情、汛情期间,积极为她对接客户、打通销路。

  电商销售模式促进了村民增收,拓宽了大家的眼界。原先被当做鸡饲料的刺鳅,在广东却是高档食材。一些村民得知行情后就从去年开始养殖刺鳅,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广东等地。现在,刺鳅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水中小金条”。

  “不少本地电商达人都自发带动贫困户发展,既说明他们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也说明电商扶贫效果好,是脱贫攻坚重要抓手之一。 ”宣州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势利导 政府搭台推进

  9月4日一早,铜陵市民高大宝打开“铜官乐Mall”微信小程序,用扶贫消费券买了一袋大米。 “下单方便,也能为贫困户做点贡献。”高大宝说。目前,“铜官乐Mall”已上架400多种产品,其中农产品80多种,注册用户4.2万余人。

  “铜官乐”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由铜陵市扶贫开发局牵头,联合爱心企业共同打造,线上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实施消费扶贫。 “通过汇集主流电商平台建立线上商城,我们就能举办一场永不落幕的线上农产品展销会。 ”“铜官乐”运营方负责人林森说。

  疫情期间,枞阳县藕山镇村民施祥龙家的稻虾米滞销,他无奈之下求助“铜官乐”。 “铜官乐”很快为施祥龙的家庭农场开辟专区,线上线下联动促销。仅用54分钟,滞销的5000公斤大米就全部卖完。“感谢‘铜官乐’,感谢众多的爱心市民。 ”得知这个好消息,老施激动地说。

  “政府要汇集资源搭好台,引导企业、电商平台、贫困户等完成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做大做强。 ”铜陵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童元桢告诉记者。近年来,铜陵市以搭建平台展销、帮扶单位购销、线上平台促销、培育品牌助销、龙头企业带销的“五销模式”为抓手,着力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融入市场。童元桢表示,今后该市将继续在电商扶贫领域提升品牌,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打造“升级版”消费扶贫。

  今年以来,宣城市宣州区积极打造“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电商企业与农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达成稳定购销协议,实现稳定长效购销机制。 5月25日该区商务局、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的“宣州扶贫馆”微信小程序上线以来,先后带动销售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金额超10万元,直接帮扶贫困村9个,帮助贫困户近50人。

  团省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电商扶贫”既是当前青年创业的重要选择,也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青年积极作用的重要领域。团省委将继续鼓励、引导更多青年参与“电商扶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殷骁)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