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探访广西举重之乡:小村庄走出多位举重世界冠军

时间:2021-07-25 07:36
  

  桂林10月10日电 题:探访广西举重之乡:小村庄走出多位举重世界冠军

  作者 杨陈 欧惠兰 杨宗盛

  今年9月,在泰国芭提雅进行的2019年举重世界锦标赛上,广西临桂籍选手石智勇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7公斤,总成绩363公斤获得男子73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同时打破自己保持的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探访这座走出多位举重世界冠军的小村庄。

桂林市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队教练肖双贵在指导学生训练。 杨宗盛 摄

  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北郊的临桂区五通镇,是桂西北四大古镇之一,也是著名的“举重之乡”。当地相继涌现出肖明祥、唐灵生、肖建刚、石智勇等奥运或世界举重冠军。

  走进五通镇,小镇中街的五通中心小学便是当地举重世界冠军启蒙训练的摇篮。一栋五层楼高的举重综合楼耸立在操场上。训练馆内,杠铃、铁饼、软垫等训练器材一应俱全,墙壁上贴着“拼搏”、“奥运精神永驻我心”等标语。在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训练馆内,也有多名学生正在进行仰卧推举等基础训练。

  如今这里的训练条件,对于世界冠军肖建刚来说,是其当年训练时“想都不敢想的梦”。

奥运冠军启蒙教练唐运桂在五通中心小学举重综合楼训练馆内,整理杠铃等训练器材。 欧惠兰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1岁的肖建刚在叔父的影响下,进入五通小学举重队训练,与唐灵生成为队友。肖建刚说,我们当时是在黄泥操场上训练,举完杠铃后砸到地上,很容易砸出坑,也没有胶垫缓冲。因为条件简陋,杠铃受自然天气氧化而锈迹斑斑。下雨天只能换一种训练形式,在屋檐下压关节。”

  “以前清晨四五点钟天还没亮,就要将儿子送到学校训练。看着他小小年纪每天练得那么累,也劝过他放弃。幸好他自己坚持了下来。”肖建刚的母亲唐秀英如是说。

桂林市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队教练肖双贵在指导学生训练。 杨宗盛 摄

  1996年,在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唐灵生打破了59公斤级举重的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为中国举重夺得了12年来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肖建刚获得64公斤级举重总成绩第三名。1997年,肖建刚夺得第68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冠军、抓举亚军。

  肖建刚和唐灵生的成功,与他们的启蒙教练唐运桂密不可分,一位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国务院津贴获得者。1980年,上级决定成立五通小学举重队,唐运桂被聘请为代课体育老师兼举重教练。

  “最初的时候没有场地,只有在露天练习。后来学校给举重队划拨了一间80多平米的教室,我们基本都在学校同吃同住。90年代应该说是举重队最旺盛的时候,最多的时候将近有40个学生。”年近七旬的唐运桂说。

学生在桂林市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队进行训练。 杨宗盛 摄

  1996年,随着唐灵生、肖建刚在奥运赛场摘牌,作为启蒙教练的唐运桂被授予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和世界冠军启蒙奖,1997年他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个人,同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3年,唐运桂正式退休,因一直住在学校,每天他都会来训练馆转转,辅导学生们训练。目前,唐运桂的小儿子从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已回到五通中心小学,接过父亲“衣钵”带领举重队训练。

  据了解,五通“举重之乡”的美誉早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名声在外,五通镇人肖明祥(世界冠军肖建刚的叔叔)从石头制成的杠铃练起,一路闯进国家队,5破1平世界纪录。这支举重队建队至今,共向国家举重队、国家青年举重队输送队员10余人。共代表国家获得奖牌70多枚,其中金牌50多枚。五通中心小学也于1980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项目学校称号。

  举重冠军石智勇的启蒙教练、桂林市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队教练肖双贵在选拔举重人才时感触良多,他说:“当时石智勇还在五通中心小学读书,我看他体格特别壮,是个练举重的好苗子,便带他走进了举重生涯。”

学生在桂林市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队进行训练。 杨宗盛 摄

  目前,广西体育局已将举重列为当地重点项目。该局竞技体育处处长杜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已于2010年将举重项目单独划拨出来,成立举重中心。目前,广西体育局正在扩大举重项目规模,从五通等地增加选拔基础训练后备人才,推动举重项目发展。(完)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