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疫”线故事:一直在线

时间:2022-09-26 00:42
    从东方破晓到夜幕沉沉,经纬交错间,一段段电信讯号在信号塔之间穿梭,最终来到了她的移动终端。

  核对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情况,红、黄码人员报备,居家隔离人员管控……这些通过电信号最终显示在荧屏的信息不断挑战她的生理极限、心理极限、压力极限,而她却始终将自己当作一个“永动机”,尽心尽力回应居民的“槽点”,缓解居家隔离人员的“痛点”,链接不愿配合提供信息人员的“断点”。

  她是柳霖波,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一名基层社区的卫健专干。

柳霖波认真核实防控信息   疫情防控,难的是“一直在线”,而最需要的也是“一直在线”。日均200余通电话,核对600余组数据,跟踪红、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情况,高强度工作14小时以上……听闻这些数字,不禁让人感受到来自各个维度的压力,使人觉得汗水流淌,呼吸加速,“一日艰难”,而对于她,这样的生活却是“一日平常”。

  凌晨五点,晨光熹微,夜色笼罩的大地还在沉睡,她放在床头的手机却已经“醒来”。“喂,您好!合平新村社区……”“你们昨天跟我打了一个电话,我的健康码现在就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啊?”电话那边的急躁和情绪丝毫不因为空间的隔绝而让人感觉有所减弱,“您别着急,黄码、红码由上级按照相关规定赋予,社区昨天打您的电话主要是跟您确定……”“社区今天有免费的核酸检测吗?”“是社区吗?我从上海回来,跟你们报备一下。”“今天早上我的健康码变黄了,我怎么才能解码?”……怎么变码、来长人员报备、黄码检测点位置指导、红码人员上门核酸检测,电话扑面而来,解答既有“千篇一律”,针对不同的个体又需要“量体裁衣”,一个个挑战接踵而至。最新防疫政策、时空伴随者如何解码、最新黄码检测点位置,各类信息在她的头脑之中深度融合,确保她能始终清晰地解答来自电话那头的各类问题。

  社区工作十二年,“辛苦”“远离”是她记忆坐标的X轴和Y轴。

  “辛苦自然就不用说了,社区作为连接群众的‘最后一米’各种麻纱都能遇到。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家都如同一个个陀螺,始终保持高速旋转。”

  而谈到“远离”这个原本坚毅的女子一下子收住了笑容,她强忍着泪水,却挡不住情绪的“猛烈攻势”,眼泪似乎一下找到了宣泄点,在眼眶里面简单地打个转以后迅速地落到脸颊。

  “对不住家人,特别是我肚子里的孩子,在我肚子里五个月了,看上去比正常的要小些,我没有休息好,‘Ta’也跟着我受累……”作为二胎妈妈,她不说,我们竟没发现她微微隆起的肚子。“女儿的学习基本上都交给了丈夫,周末也不能好好陪陪家人,下班以后的时光基本上都是处理防疫信息。有时候女儿倚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我,我朝她摇摇手,就继续电话沟通,可是谁能想到我上一次抱她还是在过年的时候呢。”

深夜23点,柳霖波将写在本子上的信息录入电脑   今年33岁的她,已经在社区工作12年。工作与家庭有时候就像是“跷跷板的两端”,此起彼伏,难以平衡。“大家都劝我放弃社区工作在家做好全职妈妈,然而我不仅是社区工作人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更要顶上。”微弱光线下,丈夫已经发出轻微鼾声,她将写在本子上的信息录入电脑后时钟已在不经意间到了23点,简单洗漱后,她把手机调为震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在她的口袋中总带着一些纸张和一支笔,打开她口袋中几页单薄的纸张,时光的痕迹在工整的文字间跳动,一位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无法用一次选择去判断一个人,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却能展现出一个人的品格。“面对疫情,我选择‘一直在线’,兑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在采访中柳霖波说。

  繁重的防控工作,紧急突发的任务,注定赋予他们与众不同的青春底色;正是有他们的坚守,疫情防控工作才由点连成线、汇成面,构筑了基层防控疫情的一面坚强盾牌。

------分隔线----------------------------
推荐内容